湖北省坚持科学规划,特色发展“立”产业
产业扶贫是核心。我们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特色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扶贫,推动“绿色生态+农业扶贫”双轮驱动,成为亮丽名片。
一是因地制宜兴特。结合资源禀赋,制定全省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在结构调整上明确四大山区发展富硒茶叶、道地药材、高山蔬菜等30余种区域特色产业,“四座茶山”(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幕阜山)、“三条水果带”(长江流域柑橘、汉江流域砂梨、316国道甜桃)、“十草五木三花一菌”(苍术、白术、半夏、艾叶、黄连、麦冬、天麻等19个骨干品种)中药材等特色板块进一步凸显。
二是提档升级做优。按照“新建发展一批,巩固提升一批,淘汰退出一批”的思路,37个贫困县优质粮油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达4865.86万亩,新增标准化生产基地439.15万亩,其中茶叶、水果、蔬菜(含食用菌)、中药材分别同比增长4.2%、6%、12.2%、4.8%,形成“大产业、大聚集,小产业、广覆盖”格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在贫困地区创建23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逐步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产品供给增绿。优先在贫困地区实施“四行动一计划”(耕地地力保护行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行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行动、畜禽废弃物资源化整县推进行动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示范区计划),37个贫困县“三品一标”等品牌数达1064个,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四是品牌打造添亮。着力打造武当道茶、恩施玉露、随州香菇、蕲春蕲艾等名优特“金字”招牌,强力推介受市场热捧的“一红一绿”(利川红和恩施雨露);带领26个贫困县、107家企业、90个特色农产品参加国际农交会、国际茶博会、产销对接会,搭建好武汉农业博览会、汉江流域(襄阳)农业博览会、恩施硒博会等省内推介平台,签约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意向合同金额约24亿元;联合湖北广电开展“百天千万扶贫行动”,利用长江云、京东、斗鱼等平台资源,对贫困地区优选出的88个优质农产品进行推介,提升贫困地区农副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宣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