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理州以洱海保护治理为统领,以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为目标,全力推进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洱海流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生态转型发展。
强化政策支撑。2018年,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实施洱海流域农药经营使用管理、洱海流域2018年大春作物节水减肥控药管理、开展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打造“洱海绿色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洱海流域种植业结构调整方案、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洱海流域大幅削减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实施方案、洱海流域化肥负荷削减方案、洱海流域农药负荷削减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及洱海流域化肥销售管理、洱海流域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合同制管理等配套办法,州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洱海流域11种主要农作物生态种植技术规程及加快洱海流域禁种大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洱海流域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培训等具体措施,有力推动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对应洱海流域16个乡镇成立由州级农业部门处级干部任组长的16个工作指导组,强化督促指导、宣传培训和科技服务,积极推进洱海流域农业结构调整和绿色生态转型发展。截至2018年底,州、市、县投入专项资金2.1亿元,签订禁种大蒜承诺书38589份,已种大蒜改种7420.77亩,签订绿色生态种植协议12285份、面积194437.02亩,签订禁售高毒高残留农药承诺书420份,签订禁售含氮磷化肥承诺书417份,大蒜种植面积比2017年减少10.18万亩,洱海流域实现含氮磷化肥禁售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禁售禁用。同时,聚焦大蒜禁种后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调增种植蚕豆、豌豆、大麦、油菜、马铃薯、中药材等9.62万亩。2018年,在洱海流域实施特色水果、水稻等生态化种植60000亩,推广绿色烟种植25200亩;推广商品有机肥23266吨,实施测土配方施肥76.63万亩次、绿色防控91.45万亩次、统防统治40.81万亩次;全面关停搬迁禁养区46个畜禽规模养殖场,累计建成畜禽粪便收集站22座、年收集畜禽粪便16.61万吨;巩固库塘人工养殖清退成果,建设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基地3120亩。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15年以来争取到10个国家试点项目落地洱海流域,总投资4.6亿元,其中争取中央资金2.92亿元。目前,大理市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洱海海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洱海西北部区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洱源县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4个项目已基本建成,湾桥镇、罗时江、永安江、凤羽河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及洱源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有机肥替代6个项目正加快推进。同时,大力推进高效节水减排工程建设,2018年建成面积8.41万亩。
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对标对表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高原湖泊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问题、部省联合调查组指出问题,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大理督导指示要求,认真梳理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整改时限,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