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造粒机造粒不圆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导致,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原料因素
原料湿度:原料湿度不均匀是导致造粒不圆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原料中某些部分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将会导致造粒不均匀。因此,在使用圆盘造粒机前,需要将原料进行充分混合,保持湿度均匀,以确保造粒效果。
原料细度:原料的细度也会影响造粒效果。原料粒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造粒。粒度过大可能导致颗粒不规则,而粒度过小则可能影响颗粒的强度和稳定性。因此,应对原料进行严格的破碎、过筛和计量,确保粒度适中,适合进入造粒环节。
原料粘性:原料的粘性对造粒效果也有重要影响。粘性不足的原料难以形成稳定的颗粒,而粘性过强的原料则可能导致颗粒粘连在一起。对于粘性不足的原料,可以添加适量的粘结剂或膨润土等粘性强的填充料来改善其粘性。
二、设备因素
圆盘转速与倾斜角:圆盘造粒机的转速和倾斜角对造粒效果有很大影响。转速过快或过慢,倾斜角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造粒不圆。因此,应根据原料的特性和造粒机的规格,合理调整圆盘的转速和倾斜角,确保物料能够均匀成型。
模具与刮刀:如果模具使用时间过长,表面磨损过多,会导致造粒不圆。同样,圆盘面上的耐磨衬板松脱或翘起也会影响造粒效果。因此,应定期检查模具和刮刀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
固定件与传动部件:圆盘造粒机的固定件和传动部件如果松动或损坏,会导致圆盘跳动或运转不平稳,从而影响造粒效果。因此,应定期检查这些部件的紧固情况和磨损情况,及时修复或更换损坏的部件。
三、操作因素
投料量:投料量要保持稳定,不能过高、过低或频繁变化。投料量过小可能导致大颗粒的形成,而投料量过大则会缩短物料在圆盘中的滚动时间,造成形成的颗粒过小或较脆弱。若频繁变化投料量,则会造成成球粒度不均。
粘结剂喷洒:向圆盘中喷洒的粘结剂位置要正确,喷出时应呈雾状,不应呈水柱状。这样可以确保物料在圆盘中的滚动时间适中,形成稳定的颗粒。
综上所述,要解决圆盘造粒机造粒不圆的问题,需要从原料、设备和操作三个方面入手。通过调整原料的湿度、细度和粘性,合理设置圆盘的转速和倾斜角,定期检查和维护模具、刮刀以及固定件和传动部件,保持稳定的投料量和正确的粘结剂喷洒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造粒的圆度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