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可行性评估
淤泥成分检测
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重金属(镉、铅、砷等)、有机物含量、病原体(大肠杆菌、寄生虫卵)等指标。
农用标准:需符合《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2018),如砷≤75mg/kg,镉≤5mg/kg。
风险评估
若淤泥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或放射性物质,需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归类为危险废物,禁止用于肥料生产。
二、审批手续流程
1. 淤泥来源审批
河道管理许可:向水利部门申请淤泥清淤许可,明确清淤范围、深度及用途(需注明“用于有机肥料生产”)。
淤泥权属证明:与河道管理部门签订淤泥处置协议,确保原料来源合法。
2. 环境影响评价(环评)
报告编制:委托资质单位编制环评报告书,重点分析:
淤泥堆放场渗滤液污染风险;
发酵过程恶臭气体(NH₃、H₂S)控制措施;
成品肥料重金属长期施用对土壤的影响。
审批部门:提交至市级生态环境局,公示后取得批复。
3. 生产资质办理
肥料登记证:向省级农业农村厅申请,提交产品检测报告(需符合NY/T 525-2021有机肥标准)。
排污许可证:根据环评要求,申请废气、废水排放许可(若需烘干工艺,需纳入锅炉排污管理)。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若生产商品有机肥,需通过省级市场监管局审查。
4. 土地合规手续
用地性质:优先利用存量工业用地,若占用农用地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需符合国土空间规划)。
设施农业用地备案:若作为附属加工点,可申请按农业设施用地管理(需满足地面可恢复、规模≤项目总面积7%)。
三、生产过程合规要求
污染防控
防渗措施:淤泥堆场铺设HDPE防渗膜(厚度≥1.5mm),设置渗滤液收集池。
除臭处理:发酵车间安装生物过滤塔,废气排放需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
成品检测:每批次检测重金属、蛔虫卵死亡率(需≥95%)及养分含量(N+P₂O₅+K₂O≥5%)。
台账管理
记录淤泥来源、运输量、生产批次及流向,保存至少5年备查。
项目启动前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水利、环保、农业),确保方案符合地方政策导向。优先选择重金属背景值低的河道淤泥(如山区水库淤泥),降低处理成本。
上一篇:酒糟和鸡粪能拌在一起发酵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