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堆肥发酵过程中确实可能产生氨气(NH₃),但并非主要产物。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氨气的来源
氨化作用:含氮有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铵(NH₄⁺),这一过程称为氨化作用。
挥发条件:在堆体温度较高(>50℃)、pH值偏碱性(pH>7.5)或通风过量时,铵离子容易转化为气态氨(NH₃)挥发到空气中。
2. 氨气的影响
氮素损失:氨挥发会导致堆肥中氮元素流失,降低肥效。
环境污染: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能造成空气污染。
3. 如何减少氨气产生?
调节碳氮比(C/N):将物料C/N比控制在25~30:1(如添加秸秆、木屑等高碳物料),避免氮过剩。
控制pH值:避免堆体过碱,可通过添加酸性物质(如过磷酸钙)中和。
适度通风:保证氧气供应但避免过度曝气,减少氨挥发。
覆盖或添加吸附剂:使用沸石、腐殖酸等材料吸附铵离子,减少挥发。
4. 主要气体产物
好氧堆肥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CO₂)和水蒸气(H₂O),同时释放热量。氨气仅在特定条件下成为次要产物。
结论
好氧堆肥中氨气的产生与堆肥管理密切相关。通过优化碳氮比、湿度和通风条件,可有效减少氨气排放,提高堆肥品质和环保性。
上一篇:烘干筒向后移位如何调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