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养殖场环境管理、粪污处理设施设计和资源化利用方案制定的重要依据。以下从计算方法、影响参数和注意事项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计算方法
单位畜禽日产粪量法
公式:总产粪量=畜禽数量×单只日产粪量×养殖天数
示例:
5000只鹅,每只日产粪0.194 kg,养殖365天:
5000×0.194kg/天×365天=353,050kg/年≈353吨/年
饲料摄入量推算法原理:畜禽粪便量与饲料摄入量相关,通常占饲料摄入量的30%~50%。
公式:总产粪量=饲料总量×粪污转化系数
示例:若5000只鹅年消耗饲料1000吨,粪污转化系数取40%:
1000吨×40%=400吨/年
经验系数法
常用参数(参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畜禽种类 日产粪量(kg/只)
肉鸡 0.12~0.15
蛋鸡 0.13~0.18
肉牛 15~25
奶牛 20~35
猪 2~3
羊 0.5~1.5
二、影响参数
畜禽种类与生长阶段
不同畜禽的消化系统差异显著(如反刍动物消化效率高,产粪量相对较低)。
生长阶段影响饲料摄入量(如育肥期产粪量高于育雏期)。
饲料成分与质量
粗纤维含量高的饲料(如青贮饲料)增加粪便量。
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可降低粪便含水量和体积。
环境条件
温度:高温促进畜禽饮水,增加尿量,稀释粪便。
湿度:高湿度环境可能减少粪便干物质含量。
养殖管理
饮水方式:自由饮水比定时饮水增加尿量。
垫料使用:干清粪工艺减少粪便含水量,水冲粪工艺增加废水排放。
三、注意事项
数据准确性
优先采用实际监测数据(如养殖场粪便称重记录)。
缺乏数据时,参考同类养殖场的经验值或科研文献。
动态调整
考虑季节性变化(如冬季产粪量可能因饲料结构调整而波动)。
定期复核计算结果,避免设施规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法规合规
计算结果需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等环保要求。
粪污处理设施设计需满足“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
四、应用示例
案例:某规模化养鸡场,存栏10万只肉鸡,采用干清粪工艺,日产粪量按0.15 kg/只计算。
年总产粪量:
100,000×0.15kg/天×42天/批×6批/年=37,800吨/年
处理建议:
配套建设厌氧发酵罐(处理能力≥40吨/天)。
粪污资源化方向:生产有机肥或沼气发电。
通过科学计算畜禽粪便产生量,可为养殖场提供精准的环保决策依据,助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