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营区首家利用畜禽废弃物生产有机肥产品项目在胜大奶牛场正式投产,通过将有机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和减量化处理,从而开辟了破解养殖污染问题的新模式。如今,畜禽粪污治理项目不仅在本土遍地开花,中海油也把橄榄枝伸向了东营。牛粪除了能生产有机肥,将来还能生化天然气,“粪里淘金”真正实现了生态资源的商品化。
成堆的牛粪通过传送带源源不断地传入发酵装置,然后再变成有机肥传送出来,这一幕发生在东八路和北二路交汇处的胜大奶牛场。
奶牛场场长耿慧兰介绍,项目原理是将固体有机废弃物牛粪与微生物发酵菌剂混匀混合,通过池式好氧连续发酵使其充分腐熟、除臭、灭菌、去水生产有机肥料。
在养殖区的单独院落,铲车将混合均匀的物料送入发酵池,在翻抛机纵横向行走机的运送下,高速旋转的圆耙将发酵物料连续不断地抛起、散落并产生一定的位移,使物料在池内有规律、等距离的渐进式后移,每天从发酵池尾端将发酵好的物料运走,将发酵池前端腾出的空间补充新的发酵物料。在这连续的发酵过程中,发酵翻堆过程实现了全自动智能化控制。
一方牛粪800公斤至850公斤,一般来说,3.5公斤制作1公斤有机肥,每公斤有机肥价格在0.8元至1.0元之间,刨去人工、材料、电费、折旧等成本,每年产生的2000方优质牛粪净利润就有十几万元。该项目使得牛粪有了着落,每年能增加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变废为宝,使奶牛场达到了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实现循环经济和生态养殖。”耿慧兰说。
东营有机肥厂已建7处,12个粪污治理项目正在建设。
对于有机肥的市场前景,记者采访了早在2012年就已投产的山东大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除了生产有机肥,还有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以奶牛粪便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配方肥,可以用于土地改良、增产增效及北方地区盐碱地改造;另外,还可以作为花卉苗圃、果园林场的高端废料推向市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除了经济效益之外,耿慧兰说,对于牛粪处理项目的初衷,也是出于环保考虑,“之前养牛,最头疼的就是牛粪怎么处理的问题。”据介绍,胜大奶牛场是1984年建场,是个老场,虽然前几年在生产设施上进行了改造,但在环保设施上投入不到位。
“那时候牛粪几乎没用途,干粪就在生活区用来种菜、绿化或者给牧草充当肥料,粪水就流到养鱼虾的池塘。”耿慧兰说,那些年牛粪不值钱,也就是三四十元一方,重要的是异味影响场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根据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家鼓励建设和改造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对于进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从事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有机肥产品生产经营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活动的,享受国家规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申请包括污染治理贷款贴息补助在内的环境保护等相关资金支持。
据了解,自2010年开始,开发区要求其范围内的规模化奶牛场,按照国家规定采取相应环保措施:主要是粪污处理设施,要求建立沼气池和有机肥制造设施,并办理环评手续。记者从东营市畜牧局生产科了解到,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建成畜禽沼气设施55处,其中300立方以上沼气设施10处,建成有机肥厂7处,推广生物发酵床29.6万平方米。另外,今年东营全市确定重点粪污治理项目12个,畜禽养殖场减排项目60个,当前各项目建设按如期推进。